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工作动态

情歌悠扬 网络推动古老高原焕发新活力

发布时间:2023-11-01 09:40

“跑马溜溜的山上,一朵溜溜的云哟……”四川甘孜康定,一个遥远世界的名字,一首悠久流动的情歌。甘孜系藏语,意为“洁白、美丽”,10月的甘孜,像是被打翻的油画盘:雪山、彩林、碧水、奇石。作为中国第二大藏区,甘孜是四川省面积最大、海拔最高、人口最稀少的地级行政区,是“真正的香格里拉”。

近日,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(人民邮电报社)“根在基层”调研组走进甘孜这片神秘高原,反映通信人“缺氧不缺精神,艰苦不怕吃苦,海拔高境界更高”,全面推进电信普遍服务的艰苦付出和默默奉献。如今,数字化赋能当地乡村转型,信息化带动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,这片古老高原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图片

“虽然很辛苦,但是充满了自豪感”

“今天下大雪,山上又停电了,我们要立即上山发电!”甘孜铁塔康定维护段段长赵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突然接到通知,需要立刻前往折多山附近的一个基站抢修。记者马上跟随抢修人员上了工程车,一路上大雪如鹅毛般密密麻麻地泻落,笼罩穹庐四野,司机把雨刷开到最大,迅速熟练地超过路上的车辆。

约半小时后,记者一行赶到了折多山。“这个基站建在海拔4200米的山上,没有路,我们需要带着油机爬100多米上去!”赵宽表示,“动作要快,旁边就是318国道,最近游客正多,我们要保障沿线的通信网络畅通。”

图片

两名保障人员抬下发电油机迅速往山上爬,记者紧随其后。山坡上积雪已经很厚了,一脚踩下去就几乎没过膝盖,雪天路滑,记者没走几步就滑倒在雪窝里,只能大口喘着粗气,手脚并用,全力追上保障队伍。约20分钟后,队伍终于到达山顶,发电油机的轰鸣声成了此刻最好的馈赠,随着电力及时供应,基站也恢复正常。

图片

“每年10月开始大雪封山,基站停电是常有的事,这时候我们通信维护人员就得冒着严寒风雪,抬着油机,口渴了就吃点雪,徒步爬行几百米上山给基站发电,保障318国道沿线用户的正常通信。”赵宽表示,“我们生活在这里,虽然很辛苦,但是充满了自豪感,因为我觉得是在完成一项很神圣的使命。”

图片

全力消除通信盲点 藏区一步跨千年

据了解,2015年以来,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全省信息通信行业连续9年组织实施国家电信普遍服务,累计建设9207个4G/5G基站,帮助9347个行政村通光纤、支持近2000公里道路移动通信网络覆盖、改造2839个基站北斗功能,实施县县通5G、5G强镇兴乡、“双千兆”乡镇通等系列工程。

然而,甘孜、阿坝和凉山三州部分区域因地处偏远、人口稀少、基础薄弱等原因,还存在未通市电的情况,部分国道、景区也缺少电力覆盖,不能满足通信基础设施的供电需求,导致这些区域成为通信盲区。

为此,四川信息通信业聚焦民生完善农村基础设施,首创实施困难地区网络补盲行动。2023年至2025年计划满足1000个左右困难地区网络补盲需求,2023年先集中支持相关困难地区建设400个4G/5G基站,进一步提升困难地区网络覆盖水平,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

理塘县,被誉为“世界高城”,整体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。“多数地区通信建设的施工窗口期仅为4月到10月,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难度非常大。同时,受地形地貌复杂、地质灾害多发等因素影响,维护的成本同样很高。”甘孜州通信发展办公室业务科科长袁肖生表示。

为此,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和铁塔公司加大合作力度,全力推进共建共享。“附近没有市电,我们就大力推进光伏电站,线路三线合一,三家都能共享,全力消除通信盲点,解决互联网接入用户‘最后一公里”的难题。”甘孜铁塔理塘县区域经理扎西泽仁表示。

图片

“近几年理塘县的通信业实现了快速发展,给全县带来了显著的改变。”理塘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杨卫东表示,“如今,通信基站全部覆盖理塘县22个乡镇的139个行政村,5G+智慧旅游、5G+智慧农业、5G+乡村治理等应用不断涌现,老百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提升。游客同样反映网络信号畅通,给旅游打卡带来了很好的体验。”

凌晨5时的扎嘎神山,青川如黛,冷峻苍茫。扎西泽仁和伙伴们又出发了,大雪封山后需及时给基站供电,他们一起默默守护这群山之下的烟火人间。

【返回顶部】 【关闭窗口】 【打印本页】